再次阅读《红岩》,又一次热泪盈眶。
江竹筠,勇敢坚定,视死如归,丈夫死,城头上只有一个头颅,她克制感情,接续起丈夫未竟的事业。狱中受苦刑,依然守口如瓶,整理好自己的衣衫,“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性”“脸不变色心不跳”,与快要到来的光明从容诀别。
许云峰,足智多谋,立场坚定,明察秋毫,目光如炬,胆识超人,看得到危险,嗅得出风声。为掩护同志,自己人狱。他一生中的每一刻, 都在准备着献身,挖通了通向狱外的地道,却把光明留给了同志们。
刘思扬,出身于地主家庭,却投身革命。有着知识分子的模样与信仰。站着死,不偷生,不出卖革命。
华子良,以疯子的形象,完成了最后的突围,让更多人脱离死走向生。
双枪老太婆,会使双枪的女游击队员,英姿飒爽,嫉恶如仇,处决了叛徒甫志高。
1948年,在光明到来前的最后时刻,有的人在烈火中永生,有的人走向光明,有的人堕人地狱。1948年,渣滓洞,那是人间炼狱,特务们疯狂施暴,蛮橫地维持着他们心中即将崩塌的世界。敌我斗争,就是死与生的挑战,越接近黎明越风起云涌。在黎明前的枪声中,有的人倒下了。他们为信仰而死!
司马迁说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为信仰而死的人,重于泰山。中华民族从来不乏舍生取义之士。古有无数仁人志士为国慷慨赴难。豫让吞炭为哑成为无双国士;荆轲拜别燕丹,风萧萧兮易水寒;苏武被囚匈奴,大义凛然,持节牧羊;关羽桃园结义,护皇嫂别曹营,单刀赴会,过五关斩六将;文天祥被俘拒降,一片丹心过零丁洋。孟子说:“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今有无数志士仁人精神永照史册。
英雄的鲜血,染成了一朵朵红梅,一年年在严寒中盛开。他们的精神羽化作灯盏,永恒地照耀在历史的史册。有了他们精神的指引,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,才不会在黑暗中丧失斗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