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春节”、“中秋节”及“元宵节”中国的传统节日,打完“年兽”紧接着闹“元宵”,在“龙灯”刷得最热闹的同时,也是考验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关口,也是廉洁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节点。无论何时何地,党员干部要绷紧“守规弦”“审慎弦”“畏惧弦”,不断荡起“廉洁”的双桨。因此,要时刻提醒自己:
紧绷“规矩弦”、保持“戒尺心”。“欲知平直,则必准绳;欲知方圆,则必规矩。”纪律规矩是全体党员干部想问题、办事情的基本准绳,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和忠诚度的重要检验,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、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强保障。绷紧“规矩弦”,坚持勤俭过节、文明过节,捂紧身上的“钱袋子”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拥有“戒尺心”。在节日期间,自觉抵御各种诱惑;守住自己的嘴,不该吃的饭决不吃,不该说的话决不说;要管住自己的腿,不该去的地方决不去;管住自己的手,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;管住自己的心,不该想的坚决不想。
紧绷“谨慎弦”、守住“初始心”。“患生于所忽,祸发于细微。”危险往往开始于小事不讲原则,不少腐败的缺口,往往从小事、小节打开。从党内廉政教育上不难看出:从小节不保到大节丧失,是一些党员干部走向腐败的普遍规律。虽然现在处于人情社会,但我们不能把日常的“人情往来”降低警惕,从而逐渐失去防范意识,最终让带着“某种目的人”有机可乘。只有不忘初心,才能不断砥砺前行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,尚廉尚洁的党风政风来之不易。党员干部们要做到紧绷“谨慎弦”,杜绝违规送礼的“龙灯味儿”破坏这风清气正的元宵氛围。绝违规公款吃喝、赠送礼品、接受吃请等问题,积极践行崇廉拒腐、尚俭戒奢的优良传统,把作风建设这张名片越擦越亮。
紧绷“敬畏弦”、休闲不“放松”。人们常说“敬畏之心不可无,侥幸之心不可存。”顶风作案的侥幸心理从来都是掩耳盗铃,有些党员不断荡起“非廉洁”的双桨,最终掉进万丈深渊。认为规矩就是“橡皮泥”,按照自己的意愿拿捏,在制度面前钻空子,随心所欲,既影响个人形象,也会败坏社会风气。要把“严”的基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,把“严”的基调传递到身边的每一个人,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廉洁节日氛围。虽然休闲模式开始步入倒计时,但是休心模式永不止,在春节、元宵期间,我们要时刻铭记:勤政节俭没有完成时,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。让我们荡起“廉洁”的双桨,让2022年的廉洁之花开在未来生活与工作的每个角落。